突尼西亞記遊(三)  2019年3月

轉自團員--賈先生分享

宗教和經濟:
突尼西亞人民有98%信奉回教,基督徒佔1%,猶太教和其他教佔1%,由於民族性溫和,對於其他少數宗教採取包容不排斥的態度。
1956年突尼西亞脫離法國獨立,1957年首任總統布爾吉巴,由於他是留法的,因此致力於經濟發展,吸引外國投資,20年間被認為是非洲奇蹟。
布爾吉巴總統對於伊斯蘭教信仰者採男女平等,而且較為寬鬆,不強迫女士包紮頭巾,雖然女士包頭巾的人口多於不包頭巾者,但走在各街頭,仍有許多年輕的一代女士沒有包頭巾,穿緊身牛仔褲,臉上洋溢著自信而快樂的面孔,街頭也看到不少女士開車,這在回教世界裡算是相當開明的國度。台灣人居住在突尼西亞的總人口數只有4人,算是極稀少民族。

(一)橄欖樹:
突尼西亞種植的橄欖樹超過8000萬棵,高居世界第二名,而橄欖油產量位居世界第四名,車行沿途只見橄欖樹種植整齊,綿延不絕,一望無際,據當地導遊說,沙漠地種植的橄欖樹,甚為耐旱,樹根生長得既深又廣,樹根的面積有樹頂華蓋的三倍大,以利深入地底吸收水分,樹葉平常是張開的,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或下雨的雨水,乾旱時葉子合攏,減少水分的蒸發,自然界的生物真是奇妙,就像侏儸紀公園所說的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(生命會找到它自己生存的方法),有許多寬度需多人合抱的橄欖樹樹齡都已經超過300-400年,樹幹長得蒼涼而古拙,沒有一棵相同,每棵都可入選潑墨畫的體裁;耶路撒冷萬國教堂旁的克西馬尼園(Gethsemane),內有八棵橄欖樹,一說樹齡有兩千年,而耶穌曾在樹下祈禱,另一說為一千多年,到現在仍在結果;以一千年計算,300多年的橄欖樹仍屬於青少年期,未來數百年仍可為突尼西亞創造出無數的經濟利益。

(二)椰棗及其他:
除了小麥與大麥外,椰棗被中東人譽為生命的源泉,也是突尼西亞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,沿途所看到的植物不是橄欖樹就是椰棗,據說椰棗要種植7年以上才能結果,要老欉結出的果子才好吃,伊斯蘭教徒齋戒結束時,第一個先要吃的食物就是椰棗,一是入口則可迅速補充熱量,二則補充養份。椰棗樹每寸都有其實用價值(如同墨西哥的龍舌蘭一樣),果子可食用,乾葉子可做成圍牆阻擋風沙、做成屋頂可擋雨擋日曬,也可做成帽子、籃子、盤子和掃把等,樹幹可當支柱用或當柴燒等, 

椰棗的樹齡可由其乾掉的葉子一圈算一歲,據說有長到高達250歲的,椰棗果子成熟後會引來無數的昆蟲和蒼蠅產卵,中東種椰棗又沒有台灣水果套袋的習慣,可能產量過大也無從套起,而市集幾乎都有賣一串一串椰棗乾,讓人垂涎欲滴。

 

目前正值盛產柳橙(香吉士)季節,又大又甜又好吃,餐廳很大方的供應,每個人每餐都要吃上兩三個以上,以補充維他命C及沙漠地區水果的不足,回到台灣以後,超市賣的柳橙反而變得不吸引人。

(三)磷酸礦:
世界上的磷酸礦約有90%用來做磷肥料,其餘用作生產動物飼料、安全火柴、火藥和煙火等,在沙漠山區,可看到在開採的磷酸礦,它是突尼西亞重要出口物資之一。